壯劇《百色起義》劇照 賓 陽 攝
依托豐富的民族文化資源,近年來,廣西提出打造彰顯桂風壯韻精品力作的目標,通過抓創作、抓演出、抓改革,著力推動出精品、出品牌、出人才,探索出一條適合廣西的藝術繁榮發展之路。
近日,《“廣西有戲”品牌戰略行動計劃(2022—2024)》(簡稱《行動計劃》)正式實施。該計劃提出強化“廣西有戲”品牌、擦亮廣西舞臺藝術名片的發展目標。未來3年,廣西將通過規劃引導和扶持激勵,不斷提高舞臺藝術創作生產的組織化程度,推動戲劇、音樂、舞蹈、曲藝、雜技、木偶以及旅游演藝等主要藝術門類的創作,形成各展所長、競相綻放、勇攀高峰、高質量發展的集成效應,進一步提升廣西舞臺藝術品牌的辨識度和影響力。
從源頭引導精品創作
“劉三姐”是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藝術經典。從彩調劇《劉三姐》到電影《劉三姐》,從舞臺劇《劉三姐》到彩調劇《新劉三姐》,廣西的重要文化名片“劉三姐”深深地印在了人們心里。廣西戲劇院創排、2019年首演的彩調劇《新劉三姐》緊跟時代腳步,劇中不但融入了電商、網絡等一些流行元素,更將彩調劇山歌體與現代流行音樂相結合,讓觀眾看到了一個全新的“劉三姐”。
彩調劇《新劉三姐》講述了一個用山歌振奮精神、鼓舞人心的溫暖故事。作品在傳承的基礎上大膽創新,展示了新時代壯鄉新農村的新風貌。該劇被列為2019年全國現實主題舞臺藝術重點項目,也是自治區黨委宣傳部當代文學藝術創作工程重點扶持項目。
彩調劇《新劉三姐》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廣西舞臺藝術創作成果的一個縮影。壯劇《百色起義》《蒼梧之約》《黃文秀》、桂劇《破陣曲》《赤子丹心》《燕歌行》、音樂劇《致青春》《拔哥》《跟斗小子》、雜技劇《英雄虎膽》、話劇《漓水烽煙》、京劇《瑤山春》、邕劇《頂螄山人》……近年來,廣西優秀舞臺藝術作品精彩紛呈。但同時,舞臺藝術作品整體質量不夠高,有數量缺質量,有“高原”缺“高峰”。
“根據《行動計劃》,廣西將以提高原創力、創新力為目標,聚焦重大主題,落實創作主體責任,加強創作項目的選題論證評估,抓好題材、導向、主題政治性把關,加大對劇本、編導、作曲等原創性、基礎性環節和優秀創作人才的項目資助,實現對舞臺藝術作品創作的源頭引導,進一步夯實創作基礎。”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藝術處處長劉國建表示,未來3年,廣西將實施舞臺藝術創作題材庫建設計劃、優秀劇本扶持計劃、優秀劇本儲備計劃,每年召開廣西舞臺藝術創作選題工作會議,對國家重大戰略和自治區重點工作全領域選題進行篩選,重點扶持一批反映新時代新征程的重大現實題材劇目創作,每年安排專項資金對5部符合創作方向、已有明確排演單位的原創劇本進行扶持,從源頭對舞臺藝術作品進行引導扶持。
讓文藝精品走向群眾
今年3月,“喜迎二十大,團結向未來”——廣西瑤族小戲扶持劇目入選作品展演在南寧舉行。這是廣西第一次嘗試針對瑤族獨特的舞臺藝術開展的戲劇扶持活動。
“除了瑤族小戲之外,我們一直在傳承和推廣桂劇、壯劇、侗戲、仫佬戲、苗戲等地方劇種。我們的藝術劇團一直扎根在少數民族縣市,不斷演出,積累了豐富的經驗。”廣西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秘書長林超俊說,廣西戲劇家協會一直立足于本土民族文化,將民族元素凝結成戲劇劇目,通過到社區、鄉村等基層、民間開展演出,用大眾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,讓優秀傳統文化深入民眾。
《行動計劃》提出,提高劇目生產精品化水平,對舞臺藝術精品創作的每個環節進行扶持。以提升文藝作品質量為重點,以提升舞臺呈現的藝術性、時代性為關鍵,以提升文藝作品的形象設計感、時代感、話題度為突破口,建立和完善劇目生產專家論證制度,集中力量、集聚資源對新創劇目、修改打磨劇目、復排劇目進行創作生產、修改提高等扶持。同時,實施廣西舞蹈創作項目簽約計劃、廣西民族音樂扶持計劃。
“今年我們將圍繞慶祝黨的二十大召開等重要時間節點,重點遴選、扶持、創作、展示、推廣一批現實題材、革命歷史題材的高質量舞臺藝術精品。按照‘策劃一批、創作一批、演出一批、儲備一批’的原則建立項目庫,對入庫作品實行動態管理、論證指導和資金扶持。”劉國建說。
群眾在哪里,演出的觸角就要伸到哪里?!缎袆佑媱潯诽岢?,舉辦“廣西有戲”系列品牌活動,持續舉辦全區性專業藝術劇展、音樂舞蹈比賽、雜技魔術展演。實施廣西舞臺藝術精品劇目演出推廣計劃,支持新創劇目、經典劇目廣泛開展巡演、商演,把演出場次、演出效果作為舞臺藝術精品源頭扶持工程、舞臺藝術精品扶持工程項目驗收的重要標準。實施惠民演出提升計劃,繼續組織全區文藝院團開展進鄉村、社區、工廠、部隊、景區惠民演出,推動戲曲等高雅藝術進校園和廣西瀕危劇種進基層演出,積極探索菜單式服務模式。
實施“十百千”育才工程
青年人才是藝術創作的關鍵因素,是藝術事業繁榮發展的根基?!缎袆佑媱潯诽岢?,2022年至2024年,選送10名左右拔尖的創作和表演人才到專業藝術院校“回爐”進修;以名師帶徒的方式培養100名青年骨干人才;通過舉辦戲曲、舞蹈、聲樂和器樂青年演員比賽等專業賽事以及簽約創作、項目資助等方式培養1000名基層藝術人才。同時,強化項目育人導向,優先支持、推選獲國家藝術基金青年項目資助的編劇、導演、演員等中青年藝術人才,挑梁創排精品大戲、參加各類全國性文藝活動。
據了解,近年來,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不斷探索與學校、企業合作辦班模式,通過搭建交流平臺,匯集了區市直屬文藝院團、基層國有文藝院團及旅游演藝骨干,引領舞臺藝術廣泛深入開展,把優質資源向基層傾斜和延伸。
“加強藝術人才培養,改革人才培養機制,開啟音樂藝術人才培養新模式,是新時代文化藝術工作者所面臨的現實課題和時代使命?!缎袆佑媱潯诽岢龅囊幌盗写胧?,能夠優化人才隊伍結構,完善藝術人才選、育、管、用機制,同時營造有利于青年人才成長的良好環境。”劉國建說。
此外,《行動計劃》還明確要通過加強組織領導、機制建設、資金扶持、宣傳推廣等工作措施,保障廣西舞臺藝術高質量發展,強化“廣西有戲”品牌建設,提升品牌效應。(賓陽 莫曲)
【慎重聲明】 凡本站未注明來源為"中國財經新聞網"的所有作品,均轉載、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,轉載、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其他媒體、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,并自負法律責任。 中國財經新聞網對文中陳述、觀點判斷保持中立,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、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。
【特別提醒】: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,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。郵箱:tousu@prcfe.com
上證指數
深證成指
創業板
--
-- -- --
3360.10
-- -- --
--
-- -- --